行業資訊
在主機帶動和政策引領下 我國液氣密行業近年來增速迅猛
“我國液壓件行業要尋求發展,不能只靠自己單兵作戰,而是需要進行合作、聯合。”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理事長沙寶森在2012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三屆四次會員大會上發言時表示:“中國企業要學學德國的博世力士樂,它就像個‘中藥鋪’,客戶需要什么就給抓什么‘藥’”。
在主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和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引領下,我國液氣密行業近年來增速迅猛。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我國液氣密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72.71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液壓行業完成436.20億元,同比增長18.47%;氣動行業完成150.46億元,同比增長29.60%;密封行業完成186.05億元,同比增長23.95%。
液氣密行業125家重點聯系企業中,液壓行業64家、液力行業6家、氣動行業40家、密封行業15家,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33.56,超過去年同期的226.44。這些重點聯系企業的工業總產值334.24億元,同比增長12.94%。其中液壓企業實現產值141.71億元,同比增長7.72%;液力企業產值為5.33億元,同比下降4.77%;氣動企業產值為86.39億元,同比增長25.12%;密封企業產值為73.20億元,同比增長11.14%。
液氣密行業的良好發展前景,也吸引了不少業內外投資。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液氣密行業的投入資金不少于300億元,其中工程機械等主機行業投資液壓的資金約占總投資額的50%。三一重工、柳工、龍工、中聯重科、山東常林等一批工程機械知名企業紛紛投資或兼并重組液壓企業。
“中國目前20噸以上挖掘機所用的液壓件基本控制在一家企業手中,那就是日本川崎公司。”每次談及此事,沙寶森都表情凝重。
國產高端液壓件受制于人的現狀,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關注。2011年10月,經過半年多的籌劃,“工程機械高壓液壓元件與系統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臺籌備機構”成立。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在產業的推動下,工作平臺集中了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和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兩大協會的優勢力量,以液壓件為突破口,采取主機和配件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形式,加大行業整合力度,建立有效對接平臺,力爭在未來3~5年內打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對國外液壓等配件的依賴。
得益于國家的支持和行業的努力,目前,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和項目的關鍵液氣密產品和制造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據沙寶森介紹,以高性能工程油缸、核電密封等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批液氣密產品,其性能和生產能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內外高端市場的認同。近年來行業的產品和技術成果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浙江天生密封公司在突破高端產品方面表現突出,他們用8年時間掌握和攻克了核電密封的關鍵技術。以前核電密封件由國外進口時,一套產品的售價在7000多萬元左右,而天生的加入一下使價格回落到2000萬元。加之天生的核電密封裝置比國外先進的核電密封技術標準指標還要高,現已成功為我國多家核電企業提供配套,從此結束了我國核電密封件長期被國外壟斷、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另外,無錫恒力生產的工程機械用高壓液壓油缸等一大批高端產品也完全替代進口,擺脫了國外制約。
液氣密企業多為中小企業,而且家族企業比重大,資金、技術力量有限,管理相對落后。目前國內企業一般都在中低端市場上廝殺,產品同質化,難以拉開檔次,因此往往會陷入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企業之間越搞價格戰產品越便宜,越便宜利潤越低,收益越少越缺乏進軍高端市場的能力。
“如何走出這個怪圈,惟有通過聯合重組。”沙寶森的觀點是,無論聯合也好,并購也罷,總之要實現重組。因為流體傳動產品無論是液壓、氣動還是密封都屬于基礎件,具有量大、面廣、品種多、成套性強的特點,依靠單一企業肯定行不通。
“德國的博世力士樂就是聯盟企業,建立中央管理形式集團,實現統一策略,善用資源及群體效應。”沙寶森表示,而派克、伊頓這些行業巨頭都是大的企業集團,下轄很多工廠,每個工廠實行專業化生產。像流體傳動產業這種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的行業,有規模才能有效益,因此走聯合重組之路是必然也是順應行業發展的需要。
按照這個發展思路,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2011年在推進產業集群建設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他們積極與地方政府和地方協會合作,首先培育了基礎較好的阜新液壓、瀘州液壓、奉化氣動3個產業集群示范基地。同時,在此基礎上,以典型引路,推進行業產業集群的建設。
但總的說來,我國液氣密行業目前還存在著產業集中度低、產品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我國液氣密行業產業集中度目前僅有20%左右,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缺少研發和創新能力。另外,該行業還缺少航母和旗艦型企業,缺乏市場協調控制能力和與國外頂級企業抗衡的能力。
因此,在液氣密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采取多種方式積極推進兼并重組,鼓勵有實力的主機企業與液氣密行業企業聯合重組或并購國外有基礎的企業,打造行業的航母和旗艦企業,強壯產業的脊梁”。最新的進展情況,沙寶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主機、配件企業已經開展聯手攻關、產學研聯盟研發、企業聯合研發等。行業一批有望與國際大企業相抗衡的重點企業,已經初現雛形。
(好展會網 )